王艮

概况介绍

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出身盐户,本人为灶丁。19岁始商游四方,后又究心医道,善于经理财用。25岁客山东,过阙里,谒孔庙,奋然有任道之志常置《孝经》、《论语》、《大学》于袖中,逢人质义,学无师承。讲说儒家经典,不泥传注,信口谈解,多发明自得,默坐体道,以先觉为己任。38岁师事王守仁,然时时不满其师说,往往驾师说上之。嘉靖二年(1523),整车束装北上讲学,周游天下,沿途聚讲,其言多出独解,与传注异。入北京后,聚众如堵,都人以怪魁目之。守仁死后,始开门授徒,以讲学终其身。注重平民教育,学生多是樵夫、陶匠、农夫、商人等。认为“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孔子虽天生圣人,亦必学《诗》、学《礼》、学《易》,逐渐研磨,乃得明彻之至。”(《全集·语录》)否定生而知之,强调后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教学重口传心授,不喜文词,鲜所著述。提出“百姓日用之道”,以“百姓”为本,以“百姓日用常行”为“道”,认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全集·语录》)惟“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应“以先知觉后知”,使“愚夫愚妇皆知所以为学”(《全集·王道论》)其论格物,主“安身立本”说,认为“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格如格式之格,即“絜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方”,“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全集·答问补遗》)“格物,知本也;立本,安身也”。强调尊身、爱身、保身,正已正物,爱人、敬人,以实现“其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社会理想(《全集·勉仁方》)。后有“淮南格物说”之称。论政治,主张实行仁政,追求“刑拱不用”的“王道”社会(《全集·王道论》)。经济上提出“务本而节用”(同上),去天下虚縻无益之费。艮是泰州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体系独特,具有封建叛道精神,在明中、晚期有很大影响。林春、徐樾传其学。著作编为《心斋先生全集》,后又编有《王心斋先生遗集》。

带王艮字词语

带王艮字成语


上一字:刘綎
下一字:萨尔浒之战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