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
概况介绍
明代著名科学家。奉新县(今属江西)人。字长庚。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曾任袁州府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推官;亳州(今安徽阜阳市)知州。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弃官归乡。他从青年时代开始,从未间断科学研究活动。他重视“经世实用”之学,认为如不亲自进行观察、调查,无法掌握事物本质。经常深入实际,学习劳动者生产知识,加以研究、总结。在公余时间,他博览群书,调查访问,整理资料,先后编著了《野议》、《思怜诗》、《画音归正》(已佚)、《原耗》(已佚)、《天工开物》、《观象》、《乐律》、《谈天》、《论气》等著作,其中初刻于崇祯十年(1637)的《天工开物》最为有名。全书分十八卷。其中,《乃粒》、《粹精》二卷专讲谷物的栽培,农产品的加工,附有农具及水利工具图说;《乃服》讲棉、麻、丝、毛的纺织,兼讲养蚕和织机,附有纺织工具图;《彰施》叙述植物染料和染色技术;《作咸》、《甘嗜》、《膏液》三卷分别介绍食盐、食糖、食油等副食品的制造;《冶铸》、《锤锻》、《五金》三卷专门介绍金属的冶炼、加工以及金属器具与合金的制造,附有设备操作图;《燔石》讲采煤和烧石灰、矾石、砒霜等;《陶埏》讲砖瓦和陶瓷的烧制;《杀青》讲造竹纸和木本韧皮纸;《舟车》介绍水陆交通和车、船等运输工具,附有车、船图;《佳兵》主要介绍火药、火药武器及弓弩的兵器;《丹青》讲矿物性颜料的制造;《曲蘖》讲酒曲;《珠玉》介绍各种珠宝、玉器和水晶。此书内容丰富,凡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要生产部门,它几乎都有介绍。它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代表著作,反映了当时中国工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因此此书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被赞誉为“中国的狄德罗”。《天工开物》在十七世纪末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传到朝鲜,十九世纪后引起西方学者的重视,被译成多种外文。带宋应星字词语
带宋应星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