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
概况介绍
即王守仁之学,指明代由王守仁所创立的哲学体系。他承袭宋代陆九渊心学的观点,提出“心即理”。认为事物之理取决于心之理,“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则孝,发之于君则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书渚阳卷》)断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创“致良知”说,他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答欧阳崇一》)“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之心,此便是良知。”(《传习录》上)他认为“良知”就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所谓“天理”,“致良知”即“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答顾东桥书》)“知行原是两个字一个工夫。”(《答友人问》)从王学整个哲学思想体系来看,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是为当时封建政治服务的,但在知行关系的问题上,他强调行的重要性,这一点有进步意义。王学建立在反对朱熹学说的基础上,它具有解脱传统束缚的精神,这对晚明之际的思想发展,都有积极作用。王学形成后,分化为左、右两派,右派因袭王学保守传统,左派发展了王学的积极因素。带王学字词语
带王学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