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文学意思解释
鄂温克族文学(Ewenki literature),中国鄂温克族民众创作的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和书面形式的作家文学。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主要包括神话、古歌、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神话是鄂温克族文学中最古老的文类。内容主要讲述萨满创世和鄂温克族的起源。代表作品有《山神百纳查》、《用泥土造人和造万物》、《尼桑萨满》、《伊达堪》等。古歌包括神歌、咒语和祈祷词。神歌是萨满在进行祭祀、跳神、驱邪治病等宗教活动时所唱的歌,鼓声铿锵,歌声嘶哑,充满了神秘气氛。咒语是用来抵御自然灾害或“妖魔鬼怪”,表达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的一种手段。祈祷词是在祭祀场面吟诵的,反映人们的原始信仰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传说主要讲述民族的历史、地理、山川、风物、社会、生活、民俗、习惯等,具有历史性、地方性、现实性、幻想性、民族性等特点。代表作品有《英雄沙晋》、《西博山》、《四不像》、《火神节》、《敖包的来历》等。故事多表现弱小善良的人虽遭重重磨难但最终能获得幸福,反映出人民的愿望,智慧和爱憎,充满幽默感。代表作品有《不怕磨难的巴特尔桑》、《顶针姑娘》、《兴安岭的故事》等。歌谣的地方特色大体与方言区域的划分相近,如牧区的歌谣带有浓烈的草原畜牧生活特色,山区的歌谣带有浓郁的深山老林游牧生活特色,农区的歌谣则深沉炽烈、细腻婉约、九曲回肠。鄂温克族著名的故事家和歌手有牛拉、那校搁、杜忠寿、赛金苏龙、杜宝莲、阿拉诺海、涂景山、敖长林、达西僧格、宾巴、葛西玛、何秀芝、顺格布、温德、巴拉杰雅、兴凯等。鄂温克族称谚语为“莫根乌格”,称谜语为“陶勒”,也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生动反映民族的生活习俗。
鄂温克族作家文学是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主要作家有乌热尔图、涂志勇、杜梅、安娜、何日坤、贺兴格、哈赫尔、武波远、尼玛宫布、杜金善等人,其中代表作家是乌热尔图。他的代表作《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叉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描写鄂温克族狩猎部落的神奇生活,艺术手法独特,民族风格鲜明。
带鄂温克族文学字词语
带鄂温克族文学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