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汉斯利克意思解释

爱德华·汉斯利克(Eduard Hanslick ;1825~1904),奥地利音乐评论家、美学家、史学家。生于布拉格,卒于巴登。早年在布拉格和维也纳学法律和哲学。曾师从V.J.K.托马谢克学音乐。大学毕业后任公务员,业余从事音乐评论。1854年出版《论音乐的美》,名声大噪。1856年任维也纳大学的美学和音乐史编外讲师,这是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的音乐教席之一。1870年任教授。他是19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最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曾任1867和1878年巴黎博览会及1873和1892年维也纳博览会音乐部的评审员。1895年退休。

汉斯利克在《论音乐的美》中批驳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音乐情感论观念,坚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自足性和自身价值,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音响的运动形式”,从而奠定了近代自律论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形式主义音乐美学立场和观点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关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日。另一方面,汉斯利克作为一个具有广博历史知识和敏锐审美鉴赏力的著名评论家,他在具体评价音乐现象时却并不一味坚守僵硬的形式主义美学原则。他推崇自J.S.巴赫以来的欧洲音乐经典杰作,关注德奥音乐传统的发扬光大,赞扬同时代的J.勃拉姆斯,对F.李斯特和R.瓦格纳等人的美学观念和音乐风格持怀疑和抵制态度。他的评论文章笔锋犀利,文字隽永。主要著作有《论音乐的美》(1854,有中译本)、《维也纳的音乐会史》2卷(1869、1870)、《现代歌剧》9卷(1875~1900)、《我的生平》(1894)以及大量评论文章。

带爱德华·汉斯利克字词语

带爱德华·汉斯利克字成语


上一字: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
下一字:让·巴普蒂斯特·阿尔班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