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级意思解释

震级(汉语拼音:Zhenji;英语:Earthquake Magnitude),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震级的大小同震源辐射的地震波强度有关,与地震烈度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烈度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它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因素有关。

基本公式

震级作为一个观测项目是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C.F.里克特首先提出的。最初的原始震级标度只适用于近震和地方震,所用地震仪是伍德–安德森扭摆式地震仪。里克特发现,在lgAΔ图上(A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最大记录振幅,Δ为震中距),不同地震的振幅变化曲线大体上彼此平行,即可以通过平移而互相叠合。因此,两条曲线之间的纵向差距差不多是处处相等的。也就是说,任何两次大小不等的地震,其最大记录振幅的对数之差与震中距无关。这表示,在任何一个震中距上比较不同地震的相对大小,可以近似地得到同样的数值。里克特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震级 M 的公式:

M = lgA–lgA0

式中A是某一待测震级地震在标准地震仪上的最大记录振幅;A0是作为比较标准的另一个已知地震在同一震中距上的最大记录振幅。

与能量关系

地震释放出能量愈多,震级就愈大。以放大倍率2,800,周期0.8秒,阻尼系数0.8的地震仪在离震中100千米处记下振幅1微米的地震作为零级地震的标准(大约相当于放出能量105焦),然后按公式推算出各级震级,每增大两级大约相当地震能量增大1,000倍(见表)。按震级的大小可划分为超微震(M<1)、微震(1≤M<3)、小震(3≤M<5)、中震(5≤M<7)及大地震(M≥7)。

震级与发生频率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黎克特制震级(ML)的年均发生次数和震中地区的影响:

程度 里氏规模 地震影响 大约发生频率(全球) 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弱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级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中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或偷工减料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的损害。 每年800次 强 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 甚强 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 超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每年1次 极强 9.0-9.9 摧毁方圆数千英里的区域 每20年1次

(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震影响还受当地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中描述的是极端影响)

历史纪录中最强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矩震级为9.5。

震级与能量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三硝基甲苯当量:(注意,此表中三硝基甲苯当量与实例严重不符,其正确性有待考证)

里氏震级大致相应的TNT当量实例0.215 公克手榴弹爆炸0.584.4 公克1.0474 公克建筑爆破1.52.67 公斤二战期间常规炸弹2.015.0 公斤二战期间常规炸弹2.584.4 公斤二战期间的"Cookie" 巨型炸弹3.0474 公斤2003年大型空爆炸弹3.52.67 公吨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尔核事故4.015.0 公吨小型原子弹4.584.4 公吨常见的龙卷风5.0474 公吨广岛、胖子原子弹|长崎投放的原子弹5.52670 公吨1992年美国内华达州Little Skull Mtn.地震6.015.0×103 公吨1994年美国内华达州Double Spring Flat地震6.584.4×103 公吨1994年Northridge地震7.0474×103 公吨2013年中国四川省雅安地震7.52.67×106 公吨199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Landers地震
1999年台湾921集集大地震8.015.0×106 公吨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8.3550.0×106 公吨目前最大型的氢弹(注:前苏联曾试爆5000万吨级别的沙皇炸弹)8.584.4×106 公吨1950年印度阿萨姆与中国察隅交界处1950年墨脱大地震8.8240×106 公吨2010年智利大地震9.0474×106 公吨耶稣受难日地震(地震发生后引发海啸,造成阿拉斯加部份地区受到海啸袭击状况严重)
2004年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印度洋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引发海啸,即2004年南亚大海啸)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引发海啸,造成日本本州东北三县受灾惨重)9.52.67×109 公吨智利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引发海啸,绝大多数太平洋沿岸地区受到海啸冲击)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10.015.0×109 公吨约相当于一个直径约为2公里的陨石以秒速5公里撞击地球时所产生的地震。

带震级字词语

带震级字成语


上一字:地震烈度
下一字:地震波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