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感染意思解释

肠道病毒感染(enterovirus infection),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肠道病毒是一组在肠道寄生繁殖的病毒。1969年以前已确定有67个血清型,包括脊髓灰质炎3型,库克萨基病毒A组24型,B组6型(见库克萨基病毒感染),埃可病毒34型(见埃可病毒感染)。1969年以后,又陆续发现68、69、70和71型。称为“新型肠道病毒”,除69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他三型均可致病。

病原

新型肠道病毒为小RNA病毒,不含类脂体,耐酸、乙醚和其他脂溶剂,对各种抗生素、抗病毒药无效。对去污剂有抵抗作用。

流行情况

1969~1973年,70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世界很多地区发生多次流行。传染源为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病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通过手、餐具和食物)、粪–口途径和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新型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主要为70型,并可引起流行。也可由库克萨基A组24型引起。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起病急,有眼痛、羞明、流泪、视力模糊、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典型表现有结膜下呈点片状出血,轻重不一。部分病人可出现浅表性角膜炎。儿童病情较轻,病程为3~5天,成人为1~2周。极少数病人可伴发多发性神经根脊髓炎,有神经根痛和不对称性肢体瘫痪。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由71型引起。潜伏期为2~7天。可表现为脑膜炎和脑炎;也可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类似脊髓灰质炎。③其他疾病。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支气管炎和肺炎,儿童多见,由68型引起。手–足–口病:口腔黏膜疱疹,手、足红肿疼痛,除由库克萨基病毒引起外,亦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

诊断

依赖于典型临床表现。确诊须进行病毒分离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亦可作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特异性核酸。

治疗

无特效治疗,采用一般和对症治疗。

预防

隔离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禁止去游泳池和公共浴池,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也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带肠道病毒感染字词语

带肠道病毒感染字成语


上一字:心律失常
下一字:带状疱疹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