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意思解释
粉彩瓷,继青花瓷之后,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特别是清代晚期以及民国早期粉彩瓷器在海内外备受追捧。业内人士指出,粉彩瓷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根据近几年拍卖纪录,未来该品种或成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又一热点。
粉彩瓷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陶瓷四大名品之一。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是在借鉴珐琅彩的基础上创新的瓷器新品种,遵循中国绘画“随类赋彩”的法则,具有笔意俊逸、色彩多变、手法丰富、格调高雅的艺术特色。无论是工笔重彩、逸笔写意还是没骨晕染,都能在瓷器上展现出来,有所谓以瓷代纸,以画入瓷的说法,文化意蕴深厚,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
粉彩瓷为釉上彩,通过两次烧制而成。首先是高温烧出白釉瓷器皿,再在器皿上用墨彩或赭勾画出图案的轮廓,而后在轮廓内填玻璃白底粉,彩料即施于底粉上,以画、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将色料依深浅、浓淡、绘出画面,矾红彩直接平涂或洗、染、绘,再以低温烧制而成。粉彩瓷的色料除采用胶水和水作溶剂外,还创新了用油作溶剂,使画面产生厚薄,形成不同的色彩层次,烧成后并有略微的凸起感,显得温润,俊雅。
粉彩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以其线条纤细、色彩粉润雅致、光泽莹亮而著名。粉彩是在古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制作以及清初“四王画派”风格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清康熙时代,五彩已达到相当水平,但是设色还是局限在少数几种,工匠们开始吸收其他工艺的养料,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五彩的制作方法:一是对各种彩料进行粉化增加彩料的种类,使其色调风格得以扩大和发展;二是装饰纹样的某些部分,采用以玻璃白为地打底,即好似中国工笔画的用笔,用没骨画法渲染突出明暗深浅、转折抑覆、阴阳向背的艺术效果;三是以正玻璃白单独用作白色;四是采用金红,从紫红色到淡红色组合画面,增加了画面的柔和气氛,色彩更加丰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更为独特,形成了清代粉彩艺术装饰那种寄神似于形似,所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无不充满精细、淡雅、柔丽的画风。使粉彩的艺术表现风格更多地趋向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方法,更多地吸收国画的章法构图以及诸多设色方面的传统技巧,较五彩减少了图案的装饰性而更接近生动的自然形象,其效果由五彩的刚劲浓艳、色彩对比强烈的风格,而渐趋柔和逸丽。到雍正时期,粉彩瓷制作技术突飞猛进,品种增多,器形风格也由刚硬、挺秀变为淳厚、灵巧。装饰也有很大变化,不再在涩胎上加彩,而是在莹润的白釉器上绘制精致的花纹。雍正粉彩鲜而雅、粉而柔、厚而浓,用色极其丰富,有的器物上的彩料多达二十多种,是清代粉彩成就的最高时期。这一时期的景德镇瓷器特点是:瓷质莹润、工艺精细;器型隽秀、典雅优美;色彩新颖、品种繁多。其制作之精、瓷质之佳,装饰之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近来,粉彩瓷器在拍卖市场也成为一大亮点。如一件清嘉庆年间的胭脂红地粉彩通景双耳大瓶,估价12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548.21万元。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瓷器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目前市场上的粉彩瓷鱼龙混杂,因此藏家在挑选时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陈起平告诉记者,首先,要看瓷器的制作工艺与瓷画原料。瓷器的制作工艺是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如民国时期的瓷胎较坚硬,器物胎体的轻重一般较为适中,釉面比较肥润,表面光泽温和。而新仿的瓷器因图厚利,胎体比较轻薄,釉薄无肥润感,釉面光泽刺眼,成一种死硬的光感,缺乏温润的气质。其次,绘瓷原料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民国时很多绘瓷原料是矿物料,研磨精细,烧出后颜色鲜艳、厚重,层次感强、光泽度好,手触细腻嫩滑。而现在仿品所用绘瓷原料多用化学配制料或代用品,粗劣不堪,烧出后粗糙无光泽,色调平淡,没有精神。陈起平认为,吸收了国画形式的粉彩瓷更具投资价值。
清代粉彩瓷盘
粉彩画金人物纹盘
盘边用金绘缠枝西番莲,内开光绘风景,近盘心锦底开光内间绘风景、花鸟。主体纹饰为庭院中的一角,侍女牵狗给其喂食,女主人坐在山石上弹着琵琶,孩童在当中玩耍,一副生活场景跃然盘面。远处群山座座,飞鸟在天际划过,山脚下两座屋舍隐于树木之中,留白处展现舒缓的江面。粉彩发色淡雅,笔法精细,人物生动传神。整体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时代为清乾隆。
墨彩画金人物纹杯、碟
碟边墨彩双钩线绘缠枝莲中间填金。主题纹饰为采莲图。一女子执莲依栏向外而望,另一女子蹲在岸边手采莲花回首应答,神态传神,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垂柳枝叶用金绘制,笔法洒脱,似顺微风而轻轻摆动,似听到枝叶摩擦的婆娑之声。整个画面用金、墨彩绘制,素雅中透出富贵之气,釉面光润,胎质细腻,制作规整。杯上的纹饰与之雷同。时代为清康熙。
粉彩牧羊人物纹杯、碟
碟边抹红描金流苏纹。主题纹饰为牧羊图。人物绘画生动传神,设色艳而不俗;釉面光润;胎白而质坚。杯上的纹饰与之雷同。时代为清乾隆。
粉彩人物纹杯、碟
碟边锦底开光内绘花卉纹。盘心绘一女子执扇在花园赏花,花儿在枝头绽放;一旁案上的盘内盛着佛手瓜、石榴、桃子,为“三多”,寓意多子、多福、多寿。杯内沿绘一周锦底开光花卉纹,外壁绘一和尚向院内张望,动静相宜。粉彩色度饱满,艳而不俗;人物生动传神;胎白而质坚。时代为清雍正。
古代五彩瓷
五彩龙纹方斗杯·明嘉
五彩龙纹盘·清雍正
五彩龙纹方形罐·明隆
五彩龙纹出戟尊·明万
五彩龙凤纹盘·明万历
五彩龙凤碗·清雍正
五彩麻姑献寿盘·清康
五彩鱼藻纹盘·明嘉靖
五彩鱼藻纹盖罐·明嘉
五彩莲池水禽纹盘·明
五彩花鸟纹盘·清康熙
五彩花鸟纹盖罐·清康
五彩百鹿图棒槌瓶·清
五彩百蝠纹罐·明万历
五彩瑞兽纹罐·清顺治
五彩水浒人物图盘·清
五彩杨家将人物图盘
五彩开光花鸟纹盘·清
五彩天马纹盖罐·明嘉
五彩仙道人物碗·明万
五彩人物纹碗·明万历
五彩人物盘·清雍正
五彩人物梅瓶·明成化
五彩人物故事碗·清乾
五彩云鹤纹罐·明嘉
现代五彩瓷
带粉彩瓷字词语
带粉彩瓷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