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生瓷意思解释
象生瓷(汉语拼音:Xiangshengci;英语:Porcelain Figures),清代模仿生物形象的瓷塑。名称最早见于清代朱琰(字桐川,号笠亭)《陶说》。烧造鼎盛于乾隆年间(1736~1795),以景德镇窑烧制最多。传世作品不多,精品多藏于故宫博物院。真实地塑造人物、动物、花卉、果品的雕塑瓷叫做象生瓷。明清之际,江苏宜兴制作的象生紫砂器颇有声誉。 乾隆时,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开始用瓷土制造胡桃,莲子、茨姑、石榴、风菱、雪藕,红枣和螃蟹、海螺等,制作精细,形象生动逼真,虽然都是一些小件玩赏品,但富于艺术价值。
因粉彩色调齐全,有利于模仿生物的各种颜色,故象生瓷一般为粉彩。器形有鸭、鹤、鹌鹑盒、海螺、秋叶蝈蝈、螃蟹和内有瓜、石榴、樱桃、栗子、花生的果盘,色调、形态惟妙惟肖。除象生瓷塑外,雍正(1723~1735)、乾隆时还盛行仿烧铜、漆、石、木、锦等各种工艺品,如仿商周青铜觚、尊,仿明代雕漆盒,仿当代朱漆盖碗,仿大理石纹盒,仿木纹盒,仿古代鎏金铜鼎、铜炉,仿织金锦、锦皮书函等,几可乱真。
带象生瓷字词语
带象生瓷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