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学意思解释

侗族文学(Dong literature),中国侗族民众创作的文学。由民间口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两部分组成。

民间文学

民间口头文学是侗族传统文学的主体,包括歌谣、神话、史诗、传说、故事、叙事歌、款词、侗戏等形式。侗族歌谣品种丰富,主要有大歌、琵琶歌、拦路歌、踩堂歌、酒歌、玩山歌等。侗族神话原始古朴,重要作品有《开天辟地》、《龟婆孵蛋》、《善良姜妹》、《救太阳》、《救月亮》等。侗族史诗朴实无华,主要作品有《起源之歌》、《祖公上河》、《萨岁之歌》等。侗族传说内容丰富,如有《杨再思搭救飞山洞》、《吴勉的故事》、《姜映芳的故事》等历史传说,《鼓楼的来历》、《斗牛的来历》、《双凤斗龙》、《长发妹》等风物传说,《婢惹》、《铜钱泪》、《秀银与吉妹》等爱情传说,关于陆大用、吴文彩(1798~1845)、吴朝向(1778~1870)等歌师和戏师的传说。侗族民间故事幽默风趣,影响较大的作品有《补宽的故事》、《天神哥的故事》、《开甲的故事》等。侗族叙事歌生动感人,多用侗族民间自制的大琵琶或牛腿琴伴奏,优秀的作品有《珠郎娘美》、《金汉烈美》、《芒岁留美》、《善郎娥美》等。侗族款词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只吟诵、不入乐的民间诵词,是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很有特色的部分。款词来源于原始的宗教祭词,是侗族古代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款”组织的专用语体并因此而得名。其主要内容包括古老的神话传说、“款”组织的地理分布、历史沿革及款规款约,如《九十九公》、《十三款坪》、《六百阴规》、《六百阳规》等。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和重要的史料价值。侗戏是一种用侗语演唱的民间戏剧,产生于19世纪中叶,其创始人是贵州省黎平县腊洞寨的民间歌师吴文彩。优秀传统剧目有《李旦凤娇》、《梅良玉》、《金汉》、《珠郎娘美》、《门龙绍女》、《刘知远》等。侗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同一题材“多体并存”,如《珠郎娘美》、《金汉烈美》、《陆本松的故事》既有传说故事,又有叙事歌和侗戏,同时在侗族民间流传。

对侗族民间口头文学进行全面搜集、整理、翻译、研究和出版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2001年,已有《侗族大歌》、《侗族民歌选》、《侗族民间故事选》、《侗族祖先哪里来》、《侗族史诗——起源之歌》、《侗族叙事歌》、《侗族民间剧本选》、《侗族民间文学史》等100余种侗族民间文学资料集和研究成果公开出版。

作家文学

侗族书面文学主要是指侗族知识分子用汉文创作的书面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史传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侗族书面文学大约发端于唐代,但作品不存。今日能见到的是清代顺治年间“改土归流”之后由侗族文人创作的作品,如1810年贵州黎平县人杨映云为竹坪寨学堂撰写的碑文《以破天荒》,贵州榕江县人杨庭芳于清代道光年间创作的诗歌作品《花月夜》、《应差粮》、《望乡有感》,贵州天柱县人杨昭敏于清代光绪年间创作的诗歌作品《岭泉瀑布》、《凉亭风月》等。以后又有湖北宣恩县人姚复旦(1824~1917)、广西龙胜县人石成山(1875~?)、贵州三穗县人杨胜辑(1892~1945)等创作的诗词作品。

侗族现代文人文学萌动于20世纪初期。北伐名将王天培(1888~1927)临终留下的《革命格言》、《宁归歌》、《遗书》和粟裕早年创作的五言诗《过清浪滩》(1924)、四言诗《闷心斋》(1926)等作品是侗族现代文学的先声。此后有讨袁护国黔军总代表李世荣(1888~1957)的诗歌《花花世界世界花》、《辛亥革命未成功》,上海龙华24烈士之一龙大道(1901~1931)的诗歌《黄峭山》、《狱中》、《精布》等。贵州王先平(1910~1950)于1936年发表短篇小说《生活》和《活在记忆中的一位亡友》,则是运用现代小说形式进行文学创作的第一位侗族作家。晃县《民报》主编舒守恂(1896~1950)于1945年出版的《东山集》是公开出版的第一本侗族作家文学作品专集。随后,苗延秀的短篇小说《红色的布包》、《共产党又来了》和报告文学《南征北战的英雄》,柯原(1931~)的诗歌《祖国哟,起来吧》、《我的歌》也相继问世。这些创作成果说明侗族现代作家文学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段已经融入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发展的总进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侗族文学逐步形成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诗歌创作主要有苗延秀的叙事长诗《大苗山交响曲》(1954),柯原的诗集《露营曲》(1958)、《白云深处有歌声》(1959)、《椰寨歌》(1961)。此后,张作为的《原林深处》(1979)开侗族长篇小说创作的先河,随后又有滕树嵩的《风满木楼》(1986),谭良洲的《豪杰风云》(1989),陆景川的《龙大道传》(1990),龙世辉的《蓝光》(1993),袁仁琮的《王阳明》(1998)、《穷乡》(1999),刘芝凤的《岁月》(2000),侗枫的《粟裕大将军》(1997)、《虎啸血野——华东野战军征战录》(2001),莫俊荣的《神奇鼓楼》(2001)等中长篇相继问世。这些创作成果表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侗族作家书面文学创作活动日趋活跃。

带侗族文学字词语

带侗族文学字成语


上一字:土家族文学
下一字:满族文学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