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意思解释
粟(Setaria italica;millet),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的粮食、饲料兼用作物。又称谷子、小米、狗尾粟。古称粟为粱,糯性粟为秫。中国是粟的起源中心,种粟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粟的品种资源。粟谷产量约占世界小米类作物产量的24%左右,其中90%栽培在中国。主产区是华北。世界产粟国还有印度、前苏联、日本等。
以刺毛、穗形、子粒颜色等性状为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中国粟列为大粟亚种的普通粟。中国将粟划为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4个生态型。中国粟品种穗粒大、分蘖性弱、栽培进化程度较高。从欧美引入的品种多分蘖力强、穗小、刺毛长,适于饲用。
基秆圆柱形,高60~150厘米, 基部数节可生出分蘖,少数品种上部的节能生出分枝。须根系,茎基部的节可生出气生根。穗状圆锥花序。穗的主轴生出侧枝,因一级侧枝的长短和分布不同而形成不同穗形。在第三级分枝顶部簇生小穗和刺毛(刚毛),是粟种的特征。子粒为颖果,成熟后稃壳呈白、黄、红、杏黄、褐黄或黑色。粟较耐干旱和瘠薄,因其叶片表皮细胞壁厚,含大量硅素,叶脉密,气孔多,根系发达,吸水力强。蒸腾系数平均为257左右。喜温 ,但生育期短,全生育期需积温1600~3000℃之间。粟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反应敏感,以生长点分化前后反应最强烈。缩短日照和短光波可促进发育。
粟生育期60~150天。可春播、夏播。忌连作。种子细小,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出苗后应加强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和提高子粒饱满度。主要病虫害有白发病、粒黑粉病、粟瘟病、粟锈病、粟病毒病和粟芒蝇、粟灰螟、粟小缘蝽象、杂食性的粘虫、类、地下害虫等。谷莠子为粟田有害杂草。
小米蛋白质含量7.25%~17.5%,其中平均赖氨酸含量2.17%,蛋氨酸含量3%以上,并含维生素A、B1、B2、E等。可作营养食品,子粒可作主食,糯性小米可制糕点和酿酒。粟耐贮存。粟粒为家禽和笼鸟的优质饲料,粟糠可喂养鸡、猪。茎叶蛋白质含量较高,柔软易消化,为大牲畜的重要饲料。
粟(栗 䅇) 【异体 古文】
拼音:sù部首:覀总笔画:12部外笔画:6结构:上下五笔:SOU倉頡:MWFD次常用字
基本释义:
- sù
-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粟子。沧海一粟。
-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农贵粟。
- 姓。
便捷查询:
- 同音查询: su 音汉字sù 音汉字同部首查询: 覀部汉字同笔画查询: 12画汉字
粟 sù
- <本义> 粟子。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
- 古代泛称谷类;粮食的统称:重农贵粟丨粟红贯朽(粮有余而腐坏,钱久不用,穿钱的绳子也乱了;比喻太平盛世,钱粮丰饶)。
- 粟一样小粒的东西:沧海一粟。
- 姓。
《康熙字典》释义
【未集上】【米字部】
〔古文〕䅇【廣韻】相玉切【集韻】【韻會】須玉切【正韻】蘇玉切,
带粟字词语
带粟字成语
布帛菽粟 敝绨恶粟 杯水粒粟 飞刍挽粟 肤粟股栗 坐糜廪粟 坐糜廪粟 义浆仁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