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意思解释
稗(汉语拼音:Bai;英语:Echinochloa crusgalli),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又称稗草、稗子。为害水稻的杂草。
形态特征
株高50~130厘米。须根庞大;茎丛生,光滑无毛。叶片主脉明显,叶鞘光滑柔软,无叶舌及叶耳,是与水稻的主要区别。圆锥花序;小穗密集于穗轴一侧;颖果椭圆形、骨质、有光泽。晚春型杂草,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环境,既能生长在浅水中而又较耐旱,并耐酸碱。繁殖力强,一株结子可达1万粒左右。由于根系庞大 , 吸收肥水能力强,植株高于水稻而使水稻减产。
分布
广布全球温暖地区,中国各地都有。该属约15种,中国有3种。
用途
稗草子粒可制饴糖、酿酒或作饲料。嫩茎、叶可作青饲料或干草。本种变化大,变种多。
防治
化学防除效果较好,在种子萌发前可用除草醚、杀草丹、丁草胺施于表土,种子萌发后可用禾大壮,稗苗二叶期可用敌稗喷雾。
稗 bài
- 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杂生在稻田中,影响稻子生长。叶子像稻,果实像黍米。繁殖力强,一株结子可达1万粒左右。由于根系庞大,吸收肥水能力强,植株高于水稻而使水稻减产。果实可酿酒或做饲料。通称“稗子”。广布全球温暖地区,中国各地都有。该属约15种,中国有3种。
- 喻微小的,琐碎的;不正式的: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市井传闻。后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为“稗稗野史”)丨稗史(记载轶闻琐事的书)丨稗政(指不良的政治措施)。
《康熙字典》释义
【午集下】【禾字部】稗; 康熙笔画:13; 【廣韻】【集韻】【韻會】
带稗字词语
带稗字成语
野史稗官 稗官野史 稗官小说 稗耳贩目 野史稗官 稗官野史 稗官小说 稗耳贩目